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張慶
2021-12-08 10:00:24
霍建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談判參與者、原商務部研究院院長,現任中國WTO研究會副會長。在中國“入世”談判的那些年,他至少每年都會去一次日內瓦,參加世貿組織工作組大會。
回憶起15年“入世”長跑的艱辛,霍建國用“非常復雜”來形容。這個復雜程度在于中國當時的經濟體制與當時世貿組織要求的公平競爭、有無歧視等一些原則的差距巨大,國內需要改進的內容比較多,且無從下手,于是形成了一個邊談邊改,國內進行體制對標的過程。
到了1994年,談判進入到下半場,也是美歐利益爭奪的一個關鍵時期?!笆袌龇蓊~和實際的貿易利益你爭我奪得比較厲害,歐美關心他們強勢產品的進入,要求你放開,因此后半場反而變得更加尖銳,更加困難?!被艚▏f。
霍建國當時的是身份是國家經貿委外經貿司的副司長,涉及很多問題都由他具體負責去協調和推動。他坦誠地表示,當時的難點集中在市場準入方面,會涉及到很多部門的利益,但國家改革的決心非常之大。
比方說,在1992年的時候,國內在家電方面非常短缺,國務院決定引進14條彩電生產線,當時有些主管部門表示了反對,但國務院最后堅持了引進的方針。
過了七八年之后,我們發現所有的國內彩電的生產產量、出口量都是最大、最強的,“與狼共舞”讓本土企業“越戰越強”,“入世”20年,是中國不斷地熟悉、了解國際的過程,同時,它也是一個對標的過程,通過對標,中國才可以成功地進入國際市場,融入世界經濟。
霍建國還說:“就拿IT產業來說,中國‘入世’后,江蘇昆山、廣東等地紛紛加大布局力度,無論是臺資還是美資都進入地比較順利、比較多,從而帶動了IT產業迅速發展,更為后期國內電子商務、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等打下了堅強的基礎?!?/p>
霍建國強調,保持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是非常有利于企業發育和發展的,而閉關鎖國或者是老想著保護自己,實際上這個行業、這個企業,可能會變得更弱。
親,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分享給微信的小伙伴們!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